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亚洲av中文aⅴ无码av,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20,中文字幕亚亚洲码在线

看“菠蘿王國”如何提質增效

2024-07-31 13:31 來源:農民日報

圖為紅星農場機械化種植菠蘿。 受訪者供圖

  沿著“彩虹公路”向南行進,來到祖國大陸南端,只見田間的菠蘿葉片堅挺茂密,嫩綠的新芽已初露頭角,紅土、綠葉、藍天繪出一條靚麗的風景線。“這就是聞名遐邇的‘菠蘿的海’,很多游客慕名而來,品菠蘿、賞風景。今年的菠蘿已喜獲豐收,采摘后留下的根系正在發芽,長出來的苗可以留著來年種,或者當作種苗賣出去,收入同樣十分可觀。”廣東農墾紅星農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農場”)菠蘿產業園區黨支部書記李康偉滿意地說。

  中國菠蘿看廣東,廣東菠蘿看徐聞,徐聞菠蘿看農墾。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憑借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氣候條件,成為菠蘿生長的天然綠色生態花園。近年來,廣東農墾積極創建國家級菠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位于徐聞縣的紅星農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記者了解到,紅星農場隸屬于廣東省湛江農墾集團有限公司(農墾局),早在1954年便開始種植菠蘿,種植歷史已70年。依托農墾生產規模化、市場化和組織化程度高等優勢,紅星農場持續推進菠蘿新品種培優,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價值鏈,實現了一體化和融合式生產發展,輻射帶動職工和周邊農戶增收。今年園區優質菠蘿(鳳梨)出果面積1595畝,產量達955萬斤。

  如今,菠蘿已經成為紅星農場種植面積最大、最主要的自營經濟作物。這個“菠蘿王國”是如何逐步推動菠蘿產業提質增效的?日前,記者走進紅星農場,探訪菠蘿產業轉型升級背后的故事。

  加強品種培優 搶占發展機遇

  “紅星農場歷史底蘊濃厚,有位英雄曾在這片土地上開荒拓墾,為農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就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延年。時至今日,李老的精神仍激勵農墾子弟砥礪前行。”紅星農場總經理吳登孟指著兩棵由李老親手栽種的樹激動地說。

  走進紅星農場博物館,一邊是紅星農場的紅色歷史,另一邊紅星農場菠蘿產業的發展脈絡徐徐展開。由于地處雷州半島,常年高溫多雨,當地特有的磚紅壤土質富含有機質,非常適宜種植菠蘿,紅星農場成為生產優質菠蘿的少有產區之一,到1984年全場種植菠蘿600余畝。“自1985年開始興辦家庭農場后,一些職工看到了發展菠蘿是一條很好的致富之路,開始自籌資金種植,當年的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由于積累了一定經驗,菠蘿種植戶學到了一套菠蘿栽培和管理技術,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菠蘿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對于農場發展菠蘿產業的“大事記”,李康偉始終銘記于心。

  “當時農戶主要種植的菠蘿品種是‘巴厘’,雖然種植面積逐步擴大,但由于小農戶種植存在技術、種苗等方面的短板,產業的效益并不可觀,很多農戶種的菠蘿賣不出去,積極性降低。”吳登孟介紹。

  在此背景下,菠蘿作為紅星農場的主導產業,亟需找到新的突破口,促使產業“老樹開新花”。到底種啥品種才能銷得好?農場和職工們一直在尋找問題的答案。“有一年我送兒子去上海讀大學,在水果超市看到有菠蘿能賣到9.8元一斤,我很驚訝,為什么我種了這么久的菠蘿卻從未賣到如此高價?后來我兒子解釋說,這個是優質新品種菠蘿——鳳梨,不是雷州半島傳統菠蘿品種‘巴厘’。我當時就想,我回去也要種鳳梨致富!”一次偶然的機會,有著30年菠蘿種植經驗的農場職工蒙善克發現了“致富經”。

  一顆靠種植鳳梨致富的種子在蒙善克心里種下。與此同時,積極尋求突破口的紅星農場也通過充分調研發現,金鉆鳳梨(臺農17號)非常受消費者歡迎,對比“巴厘”菠蘿價格優勢明顯,遂決定引進。

  在積極試種新品種的同時,紅星農場開始向農戶傳授種植鳳梨技術,蒙善克一聽來了勁頭,每次授課都是早早前去認真學習,第一年承包7畝地種植鳳梨賺了4萬元,大大激發了周邊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如今,紅星農場積極創建優質菠蘿生產基地,種植品種以金鉆鳳梨為主,發展新品種鳳梨產業以來已實現連續多年盈利。建立100多畝品種試驗田,引進鳳梨品種13種。除了推進新品種品質提升,紅星農場同樣加強傳統“巴厘”菠蘿復種,建設巴厘菠蘿高品質種植試驗田,制定標準化技術規程,以有機肥為主、自制發酵肥為輔,踐行綠色理念,傳統品種在新模式的加持下同樣大放異彩。

  創新管理模式 帶動職工致富

  在確定種植什么品種后,怎么種也是關鍵。在提升品質的同時能讓更多職工和農戶也參與進來,嘗到甜頭,成為紅星農場發展菠蘿產業的關鍵一步。

  2019年,紅星農場成立了菠蘿產業園黨支部,創建了“黨建+園區”模式,以“農場+職工”“農場+公司”等模式進行基地建設,2020年開始培育農業項目經理人、基地負責人和鳳梨生產技術人才,楊新幫也是這個時候來到了農場。

  “紅星農場每年會給我們設定產量、品質等目標,明確了目標就有干勁,管護很重要,憑借我們的技術手段和規范化管理,今年收成很不錯。”一邊調度管護人員除草一邊向記者介紹情況的楊新幫是一名職業經理人,從2019年開始負責農場300畝菠蘿地的生產和管理工作。

  據吳登孟介紹,紅星農場為加強菠蘿產業園管護能力,除了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還有“園區+基地負責人”“園區+青年創業園”“園區+職工崗位經營”等模式推行團隊貼身經營,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園區管理水平。

  “紅星農場菠蘿產業園已成為擁有17種優質菠蘿的品種示范園,在管理模式助力下,成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出境水果果園、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廣東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產品連續6年檢測符合綠色食品標準。”李康偉說起產業園的榮譽,滿是自豪。

  管理模式創新下,標準化生產得以有序推進。掌握鳳梨種植技術的蒙善克也被紅星農場聘請為職業經理人。“種苗重要,管護更重要。在農場的培訓下,我們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種植管理方案,比如采用地膜覆蓋技術,用生物肥料、有機肥料種植,采用高效的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提高水分、肥料的利用率。按照這種標準種植管護,鳳梨品質才有保障。”蒙善克說。

  記者了解到,紅星農場嚴格執行《鳳梨生產技術規范》,整合連片土地,按照50畝一格、250畝一基地的標準,打造了9個規模化、標準化、水肥一體化的種植基地,做到管理、種苗、技術、物資、采收、銷售的“六個統一”,實現鳳梨畝產超5800斤。

  如今,種植鳳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農場鳳梨種植規模由最初的380畝發展到6996畝,示范帶動職工種植鳳梨由8畝增加到1900多畝,輻射帶動周邊20多戶農戶種植鳳梨3510畝。

  延長產業鏈 拓展營銷新渠道

  “這片是我們的‘拳頭’品種金鉆鳳梨,那片是紅香菠蘿,遠處是黃金菠蘿,你看菠蘿狀的指示牌上詳細介紹了外觀、口感、風味的不同,但如今偌大的農場找不到一顆菠蘿,今年銷量特別高,一收獲就都賣出去啦!”在紅星農場的菠蘿觀光棧道上,李康偉向記者介紹。

  種得好,更要賣得好、銷得出。2017年,紅星農場成功注冊菠蘿產品商標“紅土金菠”,近年來,“紅土金菠”先后榮獲國家級“名特優新農產品”“粵字號”農業品牌名錄。

  在湛江農墾產品展示陳列柜上,包裝精美的菠蘿罐頭吸引著眾人的目光。近年來,湛江農墾加快推進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徐聞片區)和省級菠蘿跨縣集群產業園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按照打造菠蘿全產業鏈思路,抓好種苗培育、示范種植、產品加工、品牌營銷等各個環節工作,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全面提升“廣墾菠蘿”競爭力和影響力。記者了解到,湛江農墾正在逐步打造全國智能化程度最高、綜合產能最大的菠蘿分選線和現代化精深加工生產線,預計可實現年產菠蘿罐頭2萬噸、菠蘿濃縮汁1萬噸、菠蘿飲料5000噸、菠蘿酶制劑2000噸,把菠蘿加工產業推到更廣闊的市場。

  為完善營銷體系和品牌提升建設,推動菠蘿產業效益穩中有進,紅星農場制定了《廣東農墾紅星農場有限公司2024年公有菠蘿銷售管理方案》,進一步加強品牌管理和規范菠蘿銷售工作。“今年菠蘿鮮果銷售已實現營收超2000萬元,平均每畝利潤0.32萬元,比去年提高0.17萬元!”吳登孟表示。

  為拓寬銷售渠道,紅星農場還積極參加2024年第四屆海南博覽會、熊貓指南年度發布盛典暨環球熱帶水果論壇等,在展示和推介優質菠蘿產品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廣墾優品紅土金菠”品牌知名度。設立“E網興農”農村電商示范站,充分發揮公司在菠蘿電商銷售的優勢,引導更多農戶參與電商經營。

  每年,許多游客慕名來到徐聞采摘和品嘗菠蘿。徐聞的菠蘿產業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也推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紅星農場同樣看到了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前景,目前提供集觀光旅游、特色餐飲、會議培訓、文體娛樂、農產品購銷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通過盤活產業景觀、農墾文化、生態美景等旅游資源,實施“特色產業+旅游”,融合創意農業、農事體驗、農墾文化,百年菠蘿展館、菠蘿主題公園為主的宜居宜業宜游的菠蘿特色小城鎮已然成形。很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體驗摘菠蘿、品嘗菠蘿宴。

  未來,紅星農場將積極申報小城鎮建設項目和產業發展項目,不斷改造完善場部和博物館建設,促進農場綠化、美化、凈化,營造綠美廣墾的旅游環境。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高原)
聚焦中央鄉村工作會議
2023穩秋糧 奪豐收
首頁 > 滾動資訊 > 正文

看“菠蘿王國”如何提質增效

2024年07月31日 13:31   來源:農民日報   

圖為紅星農場機械化種植菠蘿。 受訪者供圖

  沿著“彩虹公路”向南行進,來到祖國大陸南端,只見田間的菠蘿葉片堅挺茂密,嫩綠的新芽已初露頭角,紅土、綠葉、藍天繪出一條靚麗的風景線。“這就是聞名遐邇的‘菠蘿的海’,很多游客慕名而來,品菠蘿、賞風景。今年的菠蘿已喜獲豐收,采摘后留下的根系正在發芽,長出來的苗可以留著來年種,或者當作種苗賣出去,收入同樣十分可觀。”廣東農墾紅星農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農場”)菠蘿產業園區黨支部書記李康偉滿意地說。

  中國菠蘿看廣東,廣東菠蘿看徐聞,徐聞菠蘿看農墾。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憑借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氣候條件,成為菠蘿生長的天然綠色生態花園。近年來,廣東農墾積極創建國家級菠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位于徐聞縣的紅星農場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記者了解到,紅星農場隸屬于廣東省湛江農墾集團有限公司(農墾局),早在1954年便開始種植菠蘿,種植歷史已70年。依托農墾生產規模化、市場化和組織化程度高等優勢,紅星農場持續推進菠蘿新品種培優,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價值鏈,實現了一體化和融合式生產發展,輻射帶動職工和周邊農戶增收。今年園區優質菠蘿(鳳梨)出果面積1595畝,產量達955萬斤。

  如今,菠蘿已經成為紅星農場種植面積最大、最主要的自營經濟作物。這個“菠蘿王國”是如何逐步推動菠蘿產業提質增效的?日前,記者走進紅星農場,探訪菠蘿產業轉型升級背后的故事。

  加強品種培優 搶占發展機遇

  “紅星農場歷史底蘊濃厚,有位英雄曾在這片土地上開荒拓墾,為農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就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李延年。時至今日,李老的精神仍激勵農墾子弟砥礪前行。”紅星農場總經理吳登孟指著兩棵由李老親手栽種的樹激動地說。

  走進紅星農場博物館,一邊是紅星農場的紅色歷史,另一邊紅星農場菠蘿產業的發展脈絡徐徐展開。由于地處雷州半島,常年高溫多雨,當地特有的磚紅壤土質富含有機質,非常適宜種植菠蘿,紅星農場成為生產優質菠蘿的少有產區之一,到1984年全場種植菠蘿600余畝。“自1985年開始興辦家庭農場后,一些職工看到了發展菠蘿是一條很好的致富之路,開始自籌資金種植,當年的種植面積達到2000多畝。由于積累了一定經驗,菠蘿種植戶學到了一套菠蘿栽培和管理技術,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菠蘿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對于農場發展菠蘿產業的“大事記”,李康偉始終銘記于心。

  “當時農戶主要種植的菠蘿品種是‘巴厘’,雖然種植面積逐步擴大,但由于小農戶種植存在技術、種苗等方面的短板,產業的效益并不可觀,很多農戶種的菠蘿賣不出去,積極性降低。”吳登孟介紹。

  在此背景下,菠蘿作為紅星農場的主導產業,亟需找到新的突破口,促使產業“老樹開新花”。到底種啥品種才能銷得好?農場和職工們一直在尋找問題的答案。“有一年我送兒子去上海讀大學,在水果超市看到有菠蘿能賣到9.8元一斤,我很驚訝,為什么我種了這么久的菠蘿卻從未賣到如此高價?后來我兒子解釋說,這個是優質新品種菠蘿——鳳梨,不是雷州半島傳統菠蘿品種‘巴厘’。我當時就想,我回去也要種鳳梨致富!”一次偶然的機會,有著30年菠蘿種植經驗的農場職工蒙善克發現了“致富經”。

  一顆靠種植鳳梨致富的種子在蒙善克心里種下。與此同時,積極尋求突破口的紅星農場也通過充分調研發現,金鉆鳳梨(臺農17號)非常受消費者歡迎,對比“巴厘”菠蘿價格優勢明顯,遂決定引進。

  在積極試種新品種的同時,紅星農場開始向農戶傳授種植鳳梨技術,蒙善克一聽來了勁頭,每次授課都是早早前去認真學習,第一年承包7畝地種植鳳梨賺了4萬元,大大激發了周邊農戶的種植積極性。

  如今,紅星農場積極創建優質菠蘿生產基地,種植品種以金鉆鳳梨為主,發展新品種鳳梨產業以來已實現連續多年盈利。建立100多畝品種試驗田,引進鳳梨品種13種。除了推進新品種品質提升,紅星農場同樣加強傳統“巴厘”菠蘿復種,建設巴厘菠蘿高品質種植試驗田,制定標準化技術規程,以有機肥為主、自制發酵肥為輔,踐行綠色理念,傳統品種在新模式的加持下同樣大放異彩。

  創新管理模式 帶動職工致富

  在確定種植什么品種后,怎么種也是關鍵。在提升品質的同時能讓更多職工和農戶也參與進來,嘗到甜頭,成為紅星農場發展菠蘿產業的關鍵一步。

  2019年,紅星農場成立了菠蘿產業園黨支部,創建了“黨建+園區”模式,以“農場+職工”“農場+公司”等模式進行基地建設,2020年開始培育農業項目經理人、基地負責人和鳳梨生產技術人才,楊新幫也是這個時候來到了農場。

  “紅星農場每年會給我們設定產量、品質等目標,明確了目標就有干勁,管護很重要,憑借我們的技術手段和規范化管理,今年收成很不錯。”一邊調度管護人員除草一邊向記者介紹情況的楊新幫是一名職業經理人,從2019年開始負責農場300畝菠蘿地的生產和管理工作。

  據吳登孟介紹,紅星農場為加強菠蘿產業園管護能力,除了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還有“園區+基地負責人”“園區+青年創業園”“園區+職工崗位經營”等模式推行團隊貼身經營,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園區管理水平。

  “紅星農場菠蘿產業園已成為擁有17種優質菠蘿的品種示范園,在管理模式助力下,成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出境水果果園、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廣東農產品出口示范基地,產品連續6年檢測符合綠色食品標準。”李康偉說起產業園的榮譽,滿是自豪。

  管理模式創新下,標準化生產得以有序推進。掌握鳳梨種植技術的蒙善克也被紅星農場聘請為職業經理人。“種苗重要,管護更重要。在農場的培訓下,我們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種植管理方案,比如采用地膜覆蓋技術,用生物肥料、有機肥料種植,采用高效的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提高水分、肥料的利用率。按照這種標準種植管護,鳳梨品質才有保障。”蒙善克說。

  記者了解到,紅星農場嚴格執行《鳳梨生產技術規范》,整合連片土地,按照50畝一格、250畝一基地的標準,打造了9個規模化、標準化、水肥一體化的種植基地,做到管理、種苗、技術、物資、采收、銷售的“六個統一”,實現鳳梨畝產超5800斤。

  如今,種植鳳梨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十分明顯,農場鳳梨種植規模由最初的380畝發展到6996畝,示范帶動職工種植鳳梨由8畝增加到1900多畝,輻射帶動周邊20多戶農戶種植鳳梨3510畝。

  延長產業鏈 拓展營銷新渠道

  “這片是我們的‘拳頭’品種金鉆鳳梨,那片是紅香菠蘿,遠處是黃金菠蘿,你看菠蘿狀的指示牌上詳細介紹了外觀、口感、風味的不同,但如今偌大的農場找不到一顆菠蘿,今年銷量特別高,一收獲就都賣出去啦!”在紅星農場的菠蘿觀光棧道上,李康偉向記者介紹。

  種得好,更要賣得好、銷得出。2017年,紅星農場成功注冊菠蘿產品商標“紅土金菠”,近年來,“紅土金菠”先后榮獲國家級“名特優新農產品”“粵字號”農業品牌名錄。

  在湛江農墾產品展示陳列柜上,包裝精美的菠蘿罐頭吸引著眾人的目光。近年來,湛江農墾加快推進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徐聞片區)和省級菠蘿跨縣集群產業園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按照打造菠蘿全產業鏈思路,抓好種苗培育、示范種植、產品加工、品牌營銷等各個環節工作,加快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應用,全面提升“廣墾菠蘿”競爭力和影響力。記者了解到,湛江農墾正在逐步打造全國智能化程度最高、綜合產能最大的菠蘿分選線和現代化精深加工生產線,預計可實現年產菠蘿罐頭2萬噸、菠蘿濃縮汁1萬噸、菠蘿飲料5000噸、菠蘿酶制劑2000噸,把菠蘿加工產業推到更廣闊的市場。

  為完善營銷體系和品牌提升建設,推動菠蘿產業效益穩中有進,紅星農場制定了《廣東農墾紅星農場有限公司2024年公有菠蘿銷售管理方案》,進一步加強品牌管理和規范菠蘿銷售工作。“今年菠蘿鮮果銷售已實現營收超2000萬元,平均每畝利潤0.32萬元,比去年提高0.17萬元!”吳登孟表示。

  為拓寬銷售渠道,紅星農場還積極參加2024年第四屆海南博覽會、熊貓指南年度發布盛典暨環球熱帶水果論壇等,在展示和推介優質菠蘿產品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廣墾優品紅土金菠”品牌知名度。設立“E網興農”農村電商示范站,充分發揮公司在菠蘿電商銷售的優勢,引導更多農戶參與電商經營。

  每年,許多游客慕名來到徐聞采摘和品嘗菠蘿。徐聞的菠蘿產業不僅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也推動了鄉村旅游的發展。紅星農場同樣看到了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前景,目前提供集觀光旅游、特色餐飲、會議培訓、文體娛樂、農產品購銷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通過盤活產業景觀、農墾文化、生態美景等旅游資源,實施“特色產業+旅游”,融合創意農業、農事體驗、農墾文化,百年菠蘿展館、菠蘿主題公園為主的宜居宜業宜游的菠蘿特色小城鎮已然成形。很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體驗摘菠蘿、品嘗菠蘿宴。

  未來,紅星農場將積極申報小城鎮建設項目和產業發展項目,不斷改造完善場部和博物館建設,促進農場綠化、美化、凈化,營造綠美廣墾的旅游環境。


(責任編輯:高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