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時間以來,面對糧食安全保障任務更重的嚴峻現實,我國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努力遏制耕地總量持續下滑趨勢,不斷扎緊“制度籬笆”。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保護耕地是強化糧食安全保障的根本之策,事關民生福祉與國家長治久安。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我國人均耕地數量少、總體質量不高、后備資源不足的現實,黨中央先后實施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復工程、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等,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建立省級黨委和政府落實耕地保護責任制。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增強耕地綜合治理,采取多種舉措改善耕地生產與生態功能,全面推進耕地從嚴管控、用養結合,加強耕地綜合治理。前不久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從法律層面對耕地保護進行了規定。今年全國土地日以“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為主題,同樣關注耕地保護。從最初的耕地數量管控機制建設,到耕地質量保護機制的建立,再到提出耕地休養生息,夯實了糧食安全的根基。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健全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制度體系。應該認識到,“三位一體”保護制度體系不是單項機制或各領域的規則簡單相加,而是由各項涉及耕地保護的內容綜合形成的完整的、有機的整體。如此,才能統籌發展和安全、保護與保障,實現糧食安全、農民增收、耕地永續利用等多重目標。
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務實管用,突出針對性和指導性。對于耕地保護這一既管當前又利長遠的工作,要從系統性、整體性的邏輯出發,厘清長期性與階段性、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適時簡化、合并或優化既有政策,并根據需要增設新的規范,從而推動耕地“三位一體”保護體系更加科學完備、有效管用。同時,要在機制建設過程的多個節點上,將子系統相互聯結,形成跨層級、跨區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聯動互補格局,進一步提高耕地“三位一體”保護體系的質量。
同時,還要注重狠抓落實,充分激發主體內生動力。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體系的參與主體眾多、類型多樣,單一或多種政策工具的簡單疊加不易解決機制運行中的矛盾和沖突。針對此,應基于我國特有的經濟、文化特征,選取不同類型的政策工具并進行相應的策略組合,以激發不同主體的內生動力。應通過有效的規則為耕地保護提供遵循,同時確保政策的可行性,形成耕地“三位一體”保護體系的強大合力。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在耕地保護的實踐過程中,一些地方針對機制建設中銜接不暢、部門協同不夠緊密造成的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保護分割問題,從機制與政策工具創新層面雙向發力,有效提升了機制約束力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例如,有的地區提出“多田套合”綜合整治,通過多部門的協同對接,并統籌整合相關資金,集成涉農政策,推動了永久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空間布局的層層關聯,從而增加了耕地數量,降低了耕地破碎度,提升了永久基本農田的質量與生態。相關部門也部署了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建設,提出建立“業務聯動網絡、信息系統網絡、開放治理網絡”。未來,還應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確保以數據賦能、協同治理、智慧決策、優質服務等為主要特征的耕地空間治理模式的優化,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