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雷少斐
說起鵝肉,人們想起的可能是東北農家里一揭開鍋蓋便熱氣騰騰、濃香撲鼻的鐵鍋燉大鵝,或者是廣東街頭通身閃爍著誘人糖色、咬一口香脆多汁的廣式燒鵝,也可能是江蘇揚州小巷里鮮咸可口、皮薄肉厚、嚼勁十足的鹽水鵝。
全國各地圍繞著鵝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菜品,但是作為我國三大家禽之一,鵝的存在感相對較弱。一方面是因為地域性消費習慣不同,各地對鵝肉消費熱情存在差異,另一方面是由于鵝繁殖率不高、飼料報酬較低,導致其生產成本較高、產量較少。近日記者到揚州采訪得知,當地正通過育種提高鵝繁殖率,降低生產成本,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
“小眾”也有需求
鵝肉消費相對“小眾”,有著數據上的直觀表現。從產量來看,相關統計顯示,2023年我國肉雞出欄量達到130億只,肉鴨出欄量也有42億只,而商品鵝出欄量只有5億多只。并且近年來鵝出欄量和存欄量都相對穩定,并未有快速增長勢頭。從價格上來看,市場上活鵝能賣到十幾塊錢一斤,鵝肉產品更是動輒幾十塊錢一斤,讓很多消費者感嘆鵝肉價格太貴。
之所以產量低、價格高,是因為鵝品種特性決定了其產蛋量少、繁殖率低、生長期長,進而導致鵝苗貴,養殖成本偏高。“我國鵝品種資源豐富,從體型來看,有大型品種獅頭鵝,中型品種皖西白鵝、四川白鵝等,小型品種有豁眼鵝、伊犁鵝等,但是所有品種的產蛋量都不算高,全國各地鵝產蛋量平均水平只有40~50枚,而雞鴨產蛋量能達到200多枚,甚至300枚。”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徐琪介紹。
同時,鵝肉消費又具有多元化、地域性特點。例如揚州鹽水鵝要求鵝肉脂肪薄、瘦肉多,肉質老一點;而廣式燒鵝則要求脂肪稍多一點,肉質更嫩一點。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滿足多元化市場需求,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育種團隊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選育鵝品種。畜禽育種專家趙萬里帶領團隊歷時16年培育出揚州鵝,其成為我國肉鵝行業的第一個國家級新品種。揚州鵝生長速度相對較快,70天能長到7斤重,同時具有皮薄肉厚、脂肪少的特點,滿足了揚州鹽水鵝的制作需求,受到本地市場的歡迎。
但是近年來,隨著市場對大體型肉鵝、低價鵝苗需求的不斷增強,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育種團隊發現原有揚州鵝品種性能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如何選育出產蛋更多、體型更大、生長更快的地方鵝品種,成為新的難題。
多產蛋有多難
一靠近高郵湖畔的揚州天歌鵝業發展有限公司揚州鵝育種中心,嘹亮的鵝叫聲立刻在耳邊聒噪起來。
育種中心三面環水、地勢較低,滿足種鵝生長中的水源需求。在育種中心內部,一排排大圈舍又用圍網分割成一個個小圈舍,每個小圈舍里都有7只鵝,其中6只是母鵝,1只是公鵝,構成了一個家系,可以理解為一個家族。
“鵝是群居性動物,不能像雞一樣單獨飼養,以家系為單位飼養種鵝,能夠減少應激。”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張揚說,以往鵝品種的選育都是以家系為單位。
要提升鵝的產蛋性能,就要不斷尋找產蛋量更多的鵝,一代代篩選下去,使得高產蛋性能成為穩定的性狀。但是鵝品種的選育過程是以家系為單位,而不是以個體為單位,就意味著只能找到產蛋量最多的家系,而無法精準篩選產蛋量最多的鵝,極大影響了品種選育效果。
張揚介紹,為了精準測定鵝個體的產蛋量,有人嘗試過把母鵝單獨關在籠子里,但是鵝應激過于嚴重,無法得到真實的產蛋數據。很多育種專家都對這一難題束手無策,甚至提出“研究工作到此為止了”的觀點。
育種團隊并未放棄,開始探索各種測定方法。徐琪和團隊成員用了3年時間系統觀測了鵝的產蛋規律,在每年冬春季節的產蛋高峰期,夜以繼日觀察記錄鵝產蛋數據,發現了鵝產蛋節律、產蛋間隔、連產性能等重要信息,研發了一套鵝智能產蛋記錄系統,實現了對鵝個體產蛋量的精準測定。
在揚州鵝育種中心的鵝圈里,記者了解了這套產蛋記錄系統的妙用。只見一只母鵝正趴在窩里,不多一會站起身,腿邊有了一枚拳頭大的潔白鵝蛋,鵝蛋順著與窩連通的管道滑到了圈外的蛋槽里,與其他母鵝所產的蛋按照前后順序排列。母鵝在窩里產蛋時,腿上的金屬腳環已經被自動識別,產蛋時間也已被精準記錄,這樣就能夠確定哪只母鵝在什么時間產了哪枚蛋。
在育種中心實驗室,記者在電腦上看到了所有母鵝的產蛋數據,根據這些數據就能找到產蛋最多的鵝,選育變得精準又高效。
“通過對個體產蛋量的精準測定,我們對揚州鵝進行了持續選育,培育出了新品種,年產蛋量已經從70枚左右提高到了78枚左右,體重也從7斤提升到了8斤多。”徐琪說。
要肉也要毛
制作揚州鹽水鵝,胸肌是最佳部位。養殖戶發現,胸肌不夠飽滿的肉鵝,常常會被采購商和加工商壓價。為了滿足地方養殖需求,揚州大學育種團隊在新品種選育中探索如何提升胸肌含量。
要選育出大胸肌鵝,不能僅僅通過體重來篩選。徐琪介紹,由于鵝皮下及腹部具有很強的脂肪沉積能力,并且不同個體脂肪沉積差異較大,因此需要研發專門測定胸肌的方法。
為此,育種團隊開發了胸肌測定方法,只需用帶刻度的針刺穿胸肌,得到胸肌厚度,再用卡尺測量鵝胸肌部位寬度和厚度,就能夠計算出胸肌體積。這個過程不會給鵝帶來損傷,解決了活體測定難題。經選育胸肌率達7.5%以上,滿足了鹽水鵝的加工需求。
在追求產肉率的同時,不能忽視了產肉成本。相比于雞鴨,鵝的飼料報酬率更低,每只鵝吃3.5斤飼料才能長出1斤肉,而目前白羽肉雞能達到吃1.6斤飼料長出1斤肉。近些年飼料價格的波動,更是推高了鵝養殖成本,因此選育飼料報酬率更高的肉鵝品種成為必要。
但是,在畜禽品種選育中,飼料報酬率測定一直是個難點,因為在群體養殖中測定個體采食量非常困難。揚州大學育種團隊再次鉆研創新,研發出鵝飼料報酬率的測定“神器”。這個測定設備上端是飼料儲存器,下端喂食器底部有一個網絡電子秤,鵝來吃料時要經過一個木板制作的“關卡”,每次只能進入一只,這樣就能夠識別記錄每只鵝的采食量,最終得到料重和增重的比率。
鵝產業除了供應鵝肉,鵝毛鵝絨也是重要的產出。在鵝的每只翅膀上,有3~4根羽毛是優質鵝毛,適合用于制作羽毛球,鵝絨則廣泛用于制作羽絨服、鵝絨被等保暖產品。目前行情好的時候,一只鵝身上的鵝毛就能賣到20~30塊錢。
但是,多產肉與多產毛,似乎不可兼得。徐琪擔心,在集約化養殖趨勢下,鵝生長環境離開了水,并且養殖周期縮短,會影響羽毛的質量。
這為育種團隊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們準備開啟一項新的選育研究,探索在現有養殖條件下如何提升鵝絨質量,實現毛肉兼得。”徐琪說。